sp; 幸好大唐律令朝堂之上一律不准动用灵力,法宝兵器也一律不得上朝,否则单是这一下,李林甫就得重伤。
姚老狗,你居然暗下黑手…
如今装睡怕是不成了,李林甫只得站了出来:
“回禀君上,臣昨夜读书太晚犯了迷糊,还请君上治臣大不敬之罪。”
“李相国如今还能通宵达旦的彻夜苦读,这份坚毅着实让人敬佩,朕又如何会治爱卿的罪。
爱卿,杜三吏之案该如何了解,才能还杜家一个公道,才能平天下悠悠之口?”
“君上,杜三吏修炼邪功已是证据确凿,少陵真君门下二子为国捐躯亦是事实,如今英门无后,忠臣无子着实让人心痛,令天下心寒!”
李林甫说着竟然擦起了眼泪,情感之深着实让人叹惋……
卧槽!都特么是戏精呀!李林甫这一擦眼泪,整个朝堂都传出了呜呜之音,一群人瞬间眼眶通红,那泪珠滴溜溜的直打转……
我要不也随个大溜,哭一场?
但这也太假了,貌似杜门无后的真凶好像就是自己。
那还是算了,你们演,继续演!
呜鸣之音整整持续了半柱香,李隆基数次伏案悲鸣:李相国所言凿凿,情深意切,朕颇为感动,继续说……
“古有埋亲儿,而养义子之德行,不为亲疏,只求忠义,如今我们何不效仿古人,为杜家接续,为英门留后,为大唐延脉。”
“有理,此话有理,爱卿继续说……”
不是吧!君上,坑人也不能抓着一个人往死里坑,我若是直说了,那杜家还不得恨死我,万一哪天出门被少陵真君拍死,岂不冤死了。
于是李林甫立刻上前跪下,然后大声痛哭道:
“君上,我李林甫只有一子,若不是怕对不起祖宗,我愿割舍血脉,以扬君上仁爱!”
这意思就很明显:君上,你看着办吧!我就一个儿子,杜家是英门,我就不是,杜家不能断后,你也不好意思断我的后吧!你儿子不少,要不让几个?
李林甫哭的那是一个老泪纵横,捶胸顿足,眼看就要悲伤过度的晕过去了……
“李相国节哀!哪里能让赤儿过继给杜家,诸位爱卿你们谁愿意为朕分忧?”
啥玩意?这不是三堂会审嘛,这怎么就讨论起给杜家延续血脉了,杜家子侄那么多,用得着从我们这里出人?
如今杜家可都在气头上,岭南道的危险程度大家可是有目共睹,少陵真君两个亲子都战死了,现在派去个出气筒又能活多久。
若是这个死了,下个你派不派,英门血脉还得延续吧!这样不出三年,大唐满朝大臣都得绝后了!
一时之间众大臣集体噤声,这已经不是个人利益的问题,而是自家宗庙香火的问题……
“诸位爱卿,你们就不能为朕解忧?”
一连唤了三声,众人都没人回应,这时朝廷一直主张削藩姚崇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咦,这老头儿子都快百岁了,过继个孙子还差不多,但这不是摆明了要占少陵真君的便宜。
众大臣显然不相信姚崇会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君上,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正有一少年英雄在此,我们又何苦舍近求远,为杜家延脉。”
嗯?
所有人的目光同时聚焦到了吴良身上,对呀!这家伙十几岁和杜三吏年龄差不多,而且他还是此事的元凶,杜家人弄死了他,肯定不会再向朝廷讨要义子。
这个办法好,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如此既平息了杜家的怒火,又维护了朝廷的颜面,还体现了君上的仁义,可谓是一举三得,一箭三雕……
“我也是独苗……”
吴良一听这特么商量了半天,居然是要给自己找义父,我又不是吕布,不喜欢认干爹。
但他只来得及喊一嗓子便被人封住咽喉,说不出话来。
而众大臣竟不约而同的选择性忽视了吴良的呐喊,所有人立刻都称颂起了君上的英明神武……
第34章 一群戏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