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在合同中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他以4000元,以及蚯蚓养殖技术入股,占据了高桥村养鸡场51%的股份。
高桥村农村合作社,以养鸡场占据的荒地,以及即将搭建的养鸡场房舍入股,占据了养鸡场49%的股份。
李大山挂了一个场长的头衔,但养鸡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江河负责,丢给别人,两人谁也不放心。
另外,合作社派出5位社员,负责养鸡场日常维护工作,最终的盈利,双方按照股份划分。
占尽便宜的李大山,满脸的春风得意,嘴角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养鸡场所选择的场址,乃是村里的一块石头地。
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庄稼种了一茬死一茬,一锄头下去能砸出火星子,就是这样的一块地,他硬是换来了养鸡场一半的股份,至于搭建的房屋,那就更不值钱了,这买卖做的,谁能不竖一个大拇指?
江河不愿意侵占村里的耕地,这才选择了那块死地,没想到却把李大山高兴成了那样。
只要房舍搭建完毕,他就准备搬过去,说起来也是要有老婆、孩子的人了,能住新房子,谁还愿意挤老屋子?
为此,江河也假公济私了一回。
他特意要求李大山除了院墙,棚舍以外,必须盖建几间土坯房,美曰其名——值班室。
如果建设速度够快,两人订婚以后,他就能带着米佳搬迁进去。
人多力量大,李大山动员了整个村的青壮劳力,立志要在半个月以内,完成养鸡场的土木建设工作。
江河也没有闲着,一边保持着每天和米佳约会一次的频率,一边安排着养鸡场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蚯蚓养殖,这个领先时代的大杀器,终于提前暴露了出来。
江河并不担心被别人学去,虽然看似简单,其中的一些门道,比如湿度、温度、透气度,如果没有搞清楚,蚯蚓是养不好的。
他凭借上辈子的少许经验,特意在县城买了一支温度计,仔细摸索了好久,这才找到了一些窍门,别人想要依葫芦画瓢,恐怕还要走不少的弯路。
这项养殖技术,江河觉得,在近两年,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这个时代,想必没有人,能比江河感受的更加深刻。
上午的堆肥结束,江河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养鸡场。
工地看着挺大,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其余大部分青壮年都在村里做土砖,驻扎在此的都是一些泥瓦匠,在村里已经算的上高端人才。
没过多久,江河便找到了李大山,看到对方正拿着瓦刀熟练的砌墙,他连忙打了一声招呼。
“李叔……我找你商量点事!”
“怎么了?你那边的活干完了?”李大山把手里的一块土砖砌整齐,放下瓦刀走了过去。
蚯蚓养殖,李大山不懂,只知道是喂鸡的东西,他索性把那一摊子交给了江河。
“没多少活,今天上午算干利索了!这边有个事,需要你亲自出马,别人肯定不行!”
江河带着一众棒劳力在村子里玩了几天大粪,终于把养殖蚯蚓需要的土壤搞利索,事情刚办完,他就想到了其他的事情。
“啥事?”
李大山随口问了
第30章 扬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