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嬴敖请缨,三千足矣[2/2页]

大秦:兵仙皇弟你惹不起 理智当饭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年轻帅气又温和有礼的赢敖,像看大孙子似的,怎么看怎么喜欢。
      而朝堂上下也只有他和华阳太后敢这么编排先王。
      毕竟是历仕四代秦王的老臣,在战场上流的血比谁都多,要不是他已经是风烛残年,还轮不到吕不韦一枝独秀。
      “平阳君这次回咸阳,是想带兵征讨义渠?”
      “正是,不知蒙老将军觉得如何?”
      “义渠之患不过是疥癣之疾,平阳君出马必然马到功成。
      不过要想在军中立威,这一仗只打赢不行,还得打的漂亮。”
      不愧是四朝元老,眼光确实毒辣,一句话就指出了嬴敖的目的和困难。
      “正如老将军所言,我听闻义渠有叛逆一万?”
      “嗯,基本是这个数。”
      “我欲率3000甲士出征,若能得胜,您看如何?”
      蒙骜闻言抬头盯着嬴敖,开口道:“哦?君上莫不是寻老臣开心?”
      “我是认真的。”
      “王翦,若让你率3000甲士,剿灭1万义渠旧部,你可能做到?”
      蒙骜转身对王翦问道。
      “可。”
      “嗯”,蒙骜点点头,又向他儿子内史蒙武问道:“你呢?”
      “启禀父亲,须看天时地利。”
      “嗯,也算不错了。”
      蒙骜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然后转过身来看向嬴敖:
      “王翦将军身经百战,兵法炉火纯青,他说能胜我毫不怀疑;
      我儿蒙武也算是经验丰富可堪一用,他借助天时地利也能战而胜之,我也不怀疑;
      但是,君上年仅18,又全无临阵经验,仅率3000甲士,是否自大了些?
      君上想在军中立威,可以一步一步来,若是单纯为了急于求成,反倒作战失败,岂不是南辕北辙?”
      虽然蒙骜明确表达了对嬴敖的不信任,但是他也不生气。
      任谁听到他这个养尊处优的毛头小子说这样的话,都不会相信;
      更何况,蒙骜也算是苦口婆心,为他着想,作为一个正常人,好赖话他还是能听出来的。
      恰在这时,嬴政也来到了咸阳宫,他开门见山的表示想让嬴敖带兵平叛。
      客卿系这边基本都是文臣,你再争再抢也没意义,索性来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楚国系倒是有武将,但是他们也不好一上来就得罪这个年轻的封君,索性也沉默不语;
      而武将系又乐见其成,于是这事毫无争议地就通过了。
      但是到了出兵人数这方面,就产生了争议。
      嬴敖坚持3000足够,其他将军为了稳妥考虑,建议发兵5000以上。
      一番争执无果,嬴敖决定还是得露一手,证明一下自己有这个能力。
      于是提议与蒙武将军来一次沙盘演习,若自己的军略能胜,就带3000甲士出击;若失败,就带5000人。
      嬴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来了兴趣,于是纷纷同意。
      不一会儿,宫中侍卫将沙盘抬来,以地图记载标好地形之后,嬴敖与蒙武各站一边。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终究是嬴敖险胜;
      再考虑到义渠那边根本就没有蒙武这个水平的将领,武器装备也大不如秦军,这场仗基本就是十拿九稳。
      诸位将军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同意嬴敖的方案。
      见结果已定,嬴政大手一挥,拟旨、赐虎符、调兵,明日一早立即出征!
      事情商议完毕,众人纷纷回府。
      嬴敖也要走,但是被蒙骜叫住。
      老将军开口道:“平阳君可知赵括?”
      “纸上谈兵,沦为六国笑柄,我自然知晓。”
      嬴敖瞬间就明白了这位老将军的意思。
      “平阳君小小年纪精通兵法,腹有韬略,我远不及也,但是也请戒骄戒躁,若事不可为,性命第一。”
      作为一位征战几十年的老将,能对嬴敖说出这番话,关切之意难以言表。
      “是,小子谨记老将军教诲。”
      嬴敖对着蒙骜深施一礼。
      (ps:内史,官职名,治理京师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北京卫戍区司令)

第23章 嬴敖请缨,三千足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