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诸侯,同为一国之主,岂能屈尊护送,为天下耻笑?”
李斯看着韩宇:“虽并列诸侯,却有分别!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韩虽为国主,但联合赵、魏,三家分晋地而得之,乃是鸠占鹊巢之举!
而秦王乃受命周天子封赐,世袭王爵,贵为正统。二者岂可一概而论?”
韩宇一时语塞,韩非见状出列道:
“恩师荀夫子曾教导,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晋之衰亡,韩魏赵三国立,非人意能为,乃为天道。
李大人虽宣扬秦国受周天子之正统,但大周却灭于秦之手,贵国文信侯吕相,可是调动了罗网组织,亲手终结了大周的王脉!
看来在秦国眼中,对这份正统之说,可谓弃如敝履!”
李斯也不反驳,而是看向韩王道:
“如果王上不愿屈尊入秦,那么还有一种方法。”
“哦?有何妙计,还请秦使快快道来!”
李斯嘴角一勾:“当年齐桓公帮助燕国,得胜后,燕庄公亲自送行,相谈甚欢;
他不知不觉间竟送入了齐国境内,齐桓公深感失礼,于是将燕庄公走过的地方,都割让给了燕国,传为佳话!
韩国何不效仿五霸之典故,允诺以秦国使臣遇害地点为界,割让土地给秦国?
此等诚信之举,必能赢得天下美誉,平息兵戎之灾!”
“什么?割地····这····”
割得其实倒还好说,以前也不是没割过,不丢人!
要是三两个城,韩王不一定不能接受,不过这特么割得也太大了,新郑以西都割给秦国,韩国直接没了三分之二啊!
亏本买卖咬咬牙还可以做,要命买卖打死也不能干!
韩非出列,看向李斯:“敢问秦使,从咸阳到新郑遇害,走了几日?”
“秦国律法严明,大臣出使各有归期,昼夜赶路不敢懈怠,应是十五日左右。”
韩非拱拱手:“秦使劳苦!”
他看向韩王:“十五天之内解决不了此案,就依大人所言。”
“老九!你在说什么?!”
“此话当真?”
“既然以时间为限,如果破案早于十五日,相应减少割让土地,是否公平?”
“这个自然很公平。”
韩非微微一笑,问道:
“从咸阳到新郑走了十五天,这十五天里,有十天在秦国境内,有五天在韩国境内;
如果案子少于五天破了,那是不是相应的秦国的国土,也归韩国所有?”
李斯也是一笑:“那就得问问韩王想不想要了。若韩王说想要我秦国的国土,在下自然以手中节杖和项上人头作为担保,应下此事!”
他抬头看向高坐于王位的韩王,语气随意地问道:
“不知韩王,可想要否?”
韩王的胖脸上汗流如雨!
不想要?他当然想要,若是韩非真能在时限内破案,韩国可就能得到一大片土地!
有了土地自然就有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税收钱粮,有了钱粮就能练军卒,循环往复,说不定韩国中兴有望!
但是,他敢要吗?
秦王来亲自把地图塞到他手里,他也不敢要啊!
羔羊想从虎口夺食,岂非取死之道?
韩王连连讪笑:“秦使说的哪里话,说笑了,说笑了哈哈哈····”
刚才还自信满满的韩非,眼眸中的神采逐渐黯淡,固步自封,韩国早晚要灭于秦国之手;
既然已经知道结局,与其坐而等死,何不临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得一线生机。
可惜······
第142章 秦韩争锋,临死一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