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坐进车厢内,一行人在边关士卒的带领下,朝着武遂大营进发。
······
傍晚时分,日头西斜,嬴敖一行也西行至武遂大营。
营门缓缓打开,几辆大车依次驶入,巡逻队的队长自告奋勇说是要前去禀报王?将军。
营寨内和营寨外完全就是两个世界,众人一进入大营,耳边就充斥着响亮的号子声,正是将士们在卖力训练。
嬴政和韩非都是第一次亲身步入军营,不由得都很好奇,二人一边一个微微挑起车帘向往观望。
嬴政看着远处校场上正在嘿哈嘿哈地挥舞着盾牌矛戈的重甲步兵,不禁感叹道:
“平定千军,重甲一方!
平阳重甲军果然是我大秦精锐,肃杀之气俨然可见!”
一旁的李斯也附和道:“据闻左庶长王?将军治军极严,率领麾下平阳重甲军历经秦国三代君王,久战沙场——
攻长平、夺武安、克皮牢、占上党,战功煊赫。”
但韩非却皱了皱眉,他对律法极为敏感,而秦国律法又是七国内出了名的赏罚分明;
若王?真是如此战功卓著,为何才是区区第十级爵位——左庶长?!
韩非对嬴政和李斯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嬴政闻言,也是皱了皱眉,自家三弟前后不过两战而已,现已被封为第十三级爵位“中更”;
王?为秦国征战数十年,论战功比嬴敖高出不止一筹,为何才是“左庶长”?
李斯倒是想到什么,他看向二人:“王上,师兄,会不会是因为王?将军曾在邯郸之战大败而归的缘故?”
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秦国经历长平之战大胜,彻底平定了上党郡,于是再次发兵,想进一步攻克赵都邯郸;
当时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于是昭襄王命五大夫(第九级爵)王陵领兵进攻赵国邯郸。
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攻邯郸屡屡受挫,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
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却断然拒绝,并对秦昭襄王说:
“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
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
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
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昭襄王就不信邪,他改派王?代替王陵为大将,历时将近一年围攻邯郸;
对战争而言,攻城战是下下之选,更何况,秦国坑杀赵国四十五万降卒的惨案在前,赵国军民已无退路;
举国上下都认为邯郸一旦城破,赵国上至君臣、下至百姓,必遭屠戮!
于是,赵国举国同心,决意死战,死守邯郸一年有余,令王?不得寸进,也极大消磨了秦军的锐气!
正在此时,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率兵数十万从后进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王?损兵三十万,大败而归!
或许就是因为当年王?的这场大败,才导致他虽然军功显赫、资历深厚,却一直停留在左庶长这个爵位上再未被封赏。
李斯的分析也不无道理,但嬴政和韩非的心中,都隐隐觉得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第175章 很有名吗,邯郸大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