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微微侧头看向赵高,赵高会意,略一思索开口答道:
“沛县,最早归宋,后历经齐、楚,最终归魏,位于魏国最东;
平阳君伐魏后,沛县东与齐国相邻,北与东郡相邻,南临楚国,位于秦齐魏楚四国交界之地;
县内有泗水流过,无山,利于农事。”
嬴政闻言点点头,看向萧何:“他说的可对?”
萧何面露惊讶之色,随即拱手道:“分毫无差。”
“好,既如此,就请萧先生一论沛县乃至泗水周边的农商情势。”
嬴政出完一道开放性考题,又看向曹参:“曹先生也可一答。”
曹参闻言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多谢大人。”
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复杂,农、商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两根主要支柱;
农又分农、林、牧、渔,还包括用于自给自足的养蚕、制盐、冶铁等;
商更是包含多种多样,手工百业,往来运输,其中之繁杂,若是寻常人,单让他说说各有什么种类他都说不清楚。
萧何思索片刻,先一步开口,他借泗水之流势,自上游至下游依次阐述,又将农事、商事分门别类,层层阐述详略有致;
先以历史典故论泗水从何而来,各行各业如何发展,又结合当下发展情况,描述了今后的发展策略。
曹参并没有什么参与感,他只是等到萧何说完之后,先是称赞了萧何的方略,才略作补充。
待二人说完,嬴政微微颔首,随即看向韩非和李斯,问道:“如何?”
韩非对着嬴敖挑了挑眉,意思是你小子行啊,找到这么个人才!
随即他才苦笑着摇摇头,对嬴政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萧何之才,非不及也。”
这倒也不算谦虚,韩非更擅长权谋之术和制定法律,对于政务治理说不上是强项。
李斯也是点点头道:“平阳君慧眼识珠,得如此大才,乃是王上之幸!”
嬴政虽然出的题难,但并未为难萧何,问的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也是考虑到他一直呆在县城,见识有限;
但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见识这种东西是可以通过多学多问慢慢增长的,但从萧何自学成才至如此地步,足见他确实很有治政天赋。
而除了萧何,曹参的表现其实也让嬴政眼前一亮。
他是君王,和臣子所处的视角不同,在他看来,曹参虽然表现远不如萧何亮眼,但他补充的几点都是有理有据,这就说明他是有能力的;
而且最难得是他的这种胸怀,能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能甘当陪衬,是个良辅。
嬴政看着眼前这两个优秀的政治人才,脸上也不禁露出笑意。
另一边,萧何和曹参又双???盗搜郏?跎希
刚才那个青年叫这个出题的考官叫“王上”?
他们本以为眼前之人只是和平阳君交好的秦国宗室,却没想到这人竟然就是秦王!
堂堂秦王不好好在咸阳宫待着,跑到平阳君府干嘛?就为了吓人啊?!
二人对视一眼,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萧何(曹参)拜见秦王!”
见萧何和曹参都开始跪拜了,萧珂和樊哙也回过神来,后知后觉地跟着拜下。
第222章 临时考校,各有前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