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了举手中的小包袱。
嬴政一开始只以为这或许是自己那个长不大的三弟,又为扶苏捣鼓的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儿;
但看芈华的意思,似乎包袱里的东西并不一般。
嬴政自然而然地伸手接过,一入手,只凭触感就知道里面都是些绢帛布料之类的东西。
他一边解开包袱,一边随口问道:“他怎么不自己送来,还要让你跑一趟?”
芈华闻言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不禁抿嘴一笑:
“三弟说他困了,要赶着回去睡觉,刚把我送到宫门口,就调转马头跑得没影了。”
嬴政正在解包袱扣子的动作一顿,忍不住摇头笑骂道:
“看来这里面的东西不一般,这个老三是怕他自己来了,寡人会把他扣下聊上一夜。”
要不然有句俗语说是,上阵亲兄弟呢。
嬴敖还真就是这么想的,要不然都已经把芈华送到宫门口了,他也不差这几步路。
嬴政继续打开包袱,只见包袱里装着一沓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绢帛;
他伸手取出最上面一张,将绢帛摊开一看,只见最开头写着——
《从战略与战术层面浅析大秦东出时攻韩与攻赵的先后顺序》
这么奇怪拗口的标题,也只有自家那个三弟能想得出来,果然,除了标题之外,剩下的内容就和标题完全不是一个字迹;
而且书写的格式规整,字体优美,读起来也符合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
嬴政并没有心思去评析这篇堪称是书法作品的文章,而是直接凝神看起了其中内容;
因为光看标题,他就已经精神一震,一统天下之战,第一步极为重要,容不得他不加以重视。
芈华在一旁看着嬴政这个工作狂再次投入工作,不由得无奈一笑;
这个老三也真是的,明知道都这么晚了,还要把这东西捎来,有什么话明天再说不行吗?
不知过了多久,嬴政终于放下了最后一张绢帛,他揉了揉眉心,闭目沉思片刻,默默计算着粮草兵员等大体数据——
今年郑国渠刚刚建成,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是那毕竟只是预测,具体每年真能增产多少、会不会遇上旱、涝、蝗灾导致减产、绝收等都还不能完全确定。
嬴政算着算着,不禁微微皱眉,他忽然觉得治粟内史(九卿之一,掌钱粮收储)一职似乎该换一换了;
现在的那位治粟内史大人其实是楚系出身,不过倒是并未和昌平君表现得太过亲密;
他年纪也不小了,最重要的是他确实不太擅长钱粮收支一道。
不过他虽然一直表现平平,但也没犯过什么错,属于是认真敬业但却没什么能力的那一种人。
嬴政细细一想,似乎御史中丞一职还未任命;
若是如此的话,那就给先他升上半级,把治粟内史一职空出来,想来昌平君也无话可说。
萧何似乎在这方面颇有才能,接任太仓令不过数月便已经将积年账目梳理地井井有条;
不过他似乎太年轻,资历也太浅,又不像王贲那样有深厚背景,若是一下子提拔到九卿的高位,恐怕不是好事,会成为众矢之的。
之前似乎听老三说起过,东郡郡守张苍似乎颇擅数算之道,或许可以把给他调回来;
不过东郡刚设立不过一年,频繁更换郡守可能会导致人心不稳,还是再耐心等上一年吧。
第269章 宾主尽欢,事无巨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