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桥干脆把半斤拉到一边,揪着它的狗耳朵耳提面命一番,然后晚上就开始把它赶到大郎和二郎的屋子去睡。
      从那以后,在谢家经常半夜能看见一只黑白混色的狗子,跟在谢二郎身边,当他进去解手的时候,它就趴在外面等着。
      中秋过完,田里的稻子也开始慢慢变黄。
      很快就到了要收稻子的时节,家家户户开始忙活起来。
      河边村里家家户户都靠种稻谷来维持生计。
      这看着一垄垄的金灿灿的谷子,村民们这一年到头紧皱的眉头才稍微舒展开来。
      对于村民们来说这,再没有比眼看着就要到来的丰收更令人感到高兴的了,这收成好了,接下来一年的口粮就有了。
      由于河边村地处偏僻,又是靠着大山。村里的田地基本都是梯田居多。
      田里的稻子还一半青一半黄的时候,宋桥就看见谢秋月开始倒腾着把家里的镰刀、箩筐什么的全都找了出来。
      修修补补,说是为接下来的收割做好准备。
      宋桥还没有见过她这么慎重的样子。
      对于农家人来说,一年到头最重要的莫过于这秋收了。
      等到放眼望去,到处一片金黄的时候,村头的大树底下,平时那些闲得无聊的汉子娘们再不见人影了。
      村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天不亮就开始出门,个个举着镰刀,拿着扁担开始到自家田里割稻子。
      谢家也开始了迈入了收稻子的行列中。
      村里的田都是按照每个人家里的男丁来分的,家里有几个男丁就能分几份田。
      谢家以前还能分得几亩田地,自从宋桥她公爹死了,后来谢安也没了,村里去年重新分田的时候,他们家就只有大郎和二郎两人的那份田。
      以前这些重活,基本都是谢秋月自己撑着做的。
      她娘眼睛不好,根本连门都出不了,更别说干活了。
      大哥留下的这三个孩子还小,即使他们懂事,也会帮忙。但是毕竟还小,也做不了什么。
      所以,每年谢家的稻谷都是最后一个收完的。
      今年因为有了宋桥一起帮忙,活干得特别快。
      本来按照以前的做法都是把稻谷割下来,捆成一扎一扎的,先放在禾杆子上晒干,再来收回去。
      但是宋桥发现那几天,太阳很好,却异常闷热,而且周围的蜻蜓也飞得很低。
      还有那些成群成群的麻雀,整日叽叽喳喳地叫着。自然界中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宋桥从它们的口中,知道这是要变天了。
      她就跟谢秋月说,不要把稻谷放在田里晒,直接挑回去。
      两人起早摸黑,加班加点,把自家田里的稻谷全都收割好,又挑了回来,放在院角整理出来的那间布满灰尘的小屋子。
      村里的人看见宋桥和谢秋月这么拼命地收稻谷,就在背后笑她们。
      就这么点粮食用得着这么白天黑夜地干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家有多少多少良田,收不完呢。
      殊不知,就在宋桥她们把稻子刚全部收回来的第二天,早上还好好的艳阳高照,等到下晌的时候,居然开始变得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没一会儿,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第44章 秋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