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了字据,租他们这些地,租期是五年,租金每年五两五百文钱,一年一付。
      他们领着租金个个都眉开眼笑的,甚至还有的人说,多亏了之前那些人不愿意把地出租,不然这样的好事哪轮得到自己。
      刚开始的那些人,看着别人拿着银子就差没眼红得捶胸顿足了。
      真是后悔啊!
      当初怎么就这么不会算呢,再好的地一年也挣不下五两银子的粮食。这把地租给宋桥,就是坐着收租金,如果自己想要干活,还能挣工钱。
      你看黄嫂子和桂花她们几个跟着刘柳,帮她管着铺子,每天吃喝不愁的,再也不用像她们这些妇人那样天天指着那一亩三分地看天吃饭。
      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所以他们又开始指着撺掇他们不要租地的人破口大骂,都是他害的,自己不愿意租,还要拉着他们一起,真是黑心肝的。
      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些会传到宋桥的耳朵里,可是现在的她忙得根本没有功夫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她租好了地,又请了原来这些地的主人家来帮忙来整地。
      她先是带着大家伙把这块地全都整平,再把它们分成大小相同若干小块。每一块都起了地垄。又叫人从山上运来很多的木桩,一个个地打到地里去,最后还在距离地面大概一米五左右的位置搭上竹片上面洒满茅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冬天下雪太冷或者夏天太热的时候,可以保护下面种的东西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等宋桥这边把地的事情都搞好,朱大夫那边关于药苗的事情也很快有了消
      朱大夫这次去了县城里的药农家里,发现他们因为去年亏本的原因,今年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所以很多药农家里的留?村的药苗,听说他想要买,一些不想再种的药农把自家的苗子给他了。
      这里的药农种的大部分都是板蓝根,这种药材生长快,用途广,药材商收购的多。
      朱大夫不仅带回来了很多板蓝根的药苗,而且还收了不少三七回来。
      这是走之前特地交代的,三七难种,可却是上好的伤药。不管寻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家里都需要用到这三七。
      请人把这些药苗都按照她的要求全都种在了地里。
      朱大夫到地里一看,这些药苗之间的距离竟然远得能过一辆牛车,赶紧回去问刘柳。
      这些药草刚刚才种下,还不知道成活率怎么样,这万一要是死了,这中间的地不就是空着了吗?
      却不担心,只是很沉稳地告诉朱大夫,这些药苗都很好,加上都是经过缓苗长新根芽再种的,成活率不用担心。
      其实确实不担心这个问题,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些地的旁边挖了一个大坑,把活水引进来存好,她偷偷地在里面滴了好些放进去。
      虽然量不多,但就好像给这些药草施了优质的肥料一样,能让它们长得茂盛浓密。
      由于三七苗不多加上又比较金贵,所以单独给它们种在一个棚子里。她主要想种的还是这种经济价值高的药材,所以准备把这些当作种苗,用来培育更多的三七苗。
      朱大夫为了种这些药草,天天都到地里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帮忙。
      很多时候村民们看着朱大夫就像是成双成对的,时间久了,一些不安好心的人就开始传两人的闲话。
      你看,那媳妇成天跟个大夫在一起,她家男人又不在家,指不定两人之间有什么猫腻呢。
      听说这个什么药材棚子就是两人一起搞的,你说哪里有妇人成天在外面跟男人打交道的。这两人说不定早就搞到一块去了。
      那一看就是个不检点的,长着一张狐媚子的脸,专门勾搭男人。
      哎,有人说看见那朱大夫夜晚走进了她的房间,第二天天不亮才出来。
      都说闲人是非多,不是自己的是非就是乱嚼别人的是非。
      很快趁自己家丈夫不在家偷汉子的传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传开来。
      特别是一些心胸狭隘之人,从来都是恨人有,笑人无,东家长,西家短,长了一张嘴,就是用来搬弄是非。
      如今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哪里有心思理会这些谣言。
      知道有一天,她好不容易得了空,想着已经好多天没有到铺子里去了。
      刚好也一直嚷着说想到镇上来逛街,所以就带着他们一起到了店里。
      谁知道她刚进去,一直在拨算盘的李小翠就把她拉到了一旁,开门见山地就问:“我说掌柜的,你是不是最近家里遇到了什么事?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直接跟我们大伙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第121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