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影视改编权[2/2页]

不凡人生 迷茫之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一起吃顿饭,讨论讨论。”\n  第二天,李小燕就把她的老同学约了出来。\n  是个三十多岁模样,戴一副金丝眼镜、成功人士打扮的中年人。虽然说话的语气有些打官腔的味道,但有真材实料,把影视圈,尤其是电视剧运作这一块,解释得头头是道。李博当下就委托他和李小燕一道,去京城跟张大胡子工作室谈《动物管理局》的影视改编权。\n  此去谈改编权,李博也交代了底线的。\n  在价格方面,李博没有太看中,毕竟是第一部被改编的小说,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量,要价太多会吓跑别人的。不过也不能给太低,作品质量放在这里放着,须知前世金庸的影视改编权,没有上百万拿不下来。\n  不过金庸也是牛,作品被翻来覆去的改编,还每一部都能引起轰动,每年坐在家里什么不干,光是版权费都超过千万。赚钱赚够了,后面甚至还有一块钱就把版权卖出去的,不要太潇洒。\n  价格上,李博没多大要求,在剧本上,李博则限定了底线,不能大幅度改变故事结构,不能把作品改编得四不像。李博创作小说的时候,就融入了很多影视剧的内容,本身按照李博写的故事一章一章拍,就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了。\n  特别是第一版改编的电视剧,李博希望能高度还原小说内容。等以后再有人翻拍,那时候随便改,李博不会过问了。\n  基本上就是这一个要求。\n  如此,登上北去的飞机,李小燕和她的老同学,谈改编权去了。\n  李博则留在凌安,配合出版社宣传新书。\n  。。。。。。\n  所谓宣传,也没什么新花样,就是记者采访。\n  要求来采访李博的记者还是很多的,不过,最终只选择了三家媒体,其它的报纸、杂志,都是邀请发通稿。\n  三家媒体分别是《凌安晚报》、《北方邮报》、《中国青年报》。\n  《凌安晚报》是以本地出了畅销书作家为主线,再次报道一次李博的年少成名,以及《动物管理局》火了之后,这一段时间生活的改变。\n  而李博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多改变。\n  或者是心理的问题吧,钱赚多了,李博除了骚包想要买车买房之外,生活还是很低调。并没有觉得自己成了名人,就看不这个看不起那个。\n  老妈说话他还是要听,老师上课他从不打扰,在同学面前也不摆架子。\n  谁对他客气,他就对谁客气。\n  就是膝盖弯不下来了,不再感觉自己卑微,见了领导都是平等交际,看不爽了甩袖子走人。\n  “大概就是多了点所谓的文人傲骨吧。”李博心想。\n  《中国青年报》则要了一些李博的资料,整理了一份李博的成长之路。\n  唯有《北方邮报》重点放在了李博的新书上面。\n  还是上次那位记者:“恭喜你的新书《灵魂摆渡》即将出版。”\n  “谢谢。”李博笑回。\n  “《灵魂摆渡》有一百多万字吧?”\n  “对的。”\n  “《动物管理局》是一百多万字,你是去年7月份开始创作,现在也是7月份,一整年时间。两本书,两百多万字,这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n  李博感慨说:“是啊,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竟然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内容出来。”\n  “你每天都是怎么创作的,花多少时间?”\n  “呃,我现在还在上学,所以我都是在晚上的时候写小说。因为有了大纲,所以我一个小时能写大概接近三千字,一个月就能完成二十多万字。”\n  “像你写这么快的作家可不多。”记者真心赞叹,“方便透露《灵魂摆渡》是讲述什么的吗?”\n  “嗯怎么说呢,主要讲述人死之后的灵魂归去吧。总之这本书我写的时候感觉有些压抑!”\n  “很多读者对你写的小说,评价都非常高,不管是你的处女作《诛仙》,还是新的《动物管理局》,他们都说你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作者。”\n  李博笑着回了一句双关语:“我也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取得了一点成绩。”\n  “说说《灵魂摆渡》的创作思路吧,是怎么样才想到写这样的一个故事,你是怎么想到灵魂,想到这个故事的?”\n  “好的。”\n  于是李博侃侃而谈,采访进行十分顺利。

第116章 影视改编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