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章 致敬电视人[1/2页]

浅爱三分伤 吴晓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个综合频道的每个人如同整合机器上的零件一样,在领导的指令下高速运转起来。有任务的完成任务,协作完成任务的临时团队也开始聚在一起,商量讨论后,用最高的效率完成。临时待命的,也帮忙出去总台资料室领取材料,搬运器材。\n  当然,后期编辑还要保证频道节目的正常播放,他们飞快地和编辑核对播出节目单,检查每条节目的时长是否准确,每两个栏目之间的广告时长是否准确,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导视播出的节目是否正确,播出时间是否正确……\n  专注工作时,时间会像飞一样从每一个人身边溜过。\n  普通人的时间会用秒来计算,滴答一秒,感觉时间时这样流逝的。但是,在电视人的生活里,时间是用帧来计算的,每一秒等于25帧。所以,时间在他们的耳朵里,是被无限制地拉长,定位得也更加精确。\n  每个看似风光的工作背后,付出的是更多的汗水,背负着更重要的责任。\n  电视人的责任心,体现在他为你选择更好的节目编排方式上;电视人的操守,体现在她为你拒绝不良广告商的态度上;电视人的爱心,体现在公益广告在一个频道广告中的比率多少上;电视人的良心,体现在每个栏目中每期节目选题的把握上。\n  每天你坐在电视机前看到的每个节目和广告,都凝聚着电视台每一个媒体人的心血和汗水。也许你安逸享受的一秒钟,就是他或她长途跋涉后,在某个乡村的犄角嘎哒,守着蚊虫和蛇蚁,啃着面包就着矿泉水,用摄像机静静地守候了几个小时才能得来的。\n  也许你会说,不是拍了几个小时吗?是的,几个小时的素材带,等到后期编辑编辑完成,放到播出带上时只用了一个镜头。滴答一下,你还没看清呢,这个镜头就这样一晃而过呢。而你在看完无数个镜头堆砌好的宣传片时,心里也许会想,好像有那么点意思,又或者,这是个什么玩意儿。\n  机房里,编辑和编导在非编机器上做好一期节目,然后栏目主编会来审片,通过的节目,编辑还要在对编机上,加上片头字幕和最后的镜头静帧。在反复播放确定节目和时长都没有问题后,才会录制好节目播出带,填写正确后,再交到审片领导那里签字。\n  这样的一盘播出带,还要上交到总台导播科,经过导播科的同事再次确认,无误后再上交到播出科。\n  此时,综合频道全体动员的才是万水千山第一步,前期拍摄工作前的筹备工作。\n  四点钟,频道大会再次召开。\n  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向总策划汇报所在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和任务难点,总策划进行汇总后,迅速再次进行安排,加大人马和出动精英人士,啃下一块块硬骨头。\n  七点钟,第三次频道大会召开,除留了一个领导,一个编导和一个后期来预防频道节目出问题时的应付方案,以及随时和现场接应外,其余人员全部赶赴明天活动现场。\n  夜色给千陀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盘旋而上的白石台阶两旁的路灯如同明珠一样点缀在这座名山上,给行走中的人们照亮了前行的路。\n  如此静谧的气氛,很快因为一行人的到来而被打破了。\n  他们活力四溢,在音乐广场上架起了一个六十多平方米的大型舞台,舞台的背景设计得大气从容,四个角落都装上了高高的支架用来放置灯光,专业的音响设备也都安放在了最佳混响位置。\n  舞台正对面的观众席前摆放了三排贵宾座椅,每个贵宾座椅都用总台的主色调,大红色和纯白色两种色调的装饰得华贵大方。\n  第一排的贵宾椅前的正红色长形桌上,都摆放好了精致的铭牌。充当明天礼仪小姐的四个高挑女同事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她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张签到表,正在对出席贵宾的座次和名单细心地查看。\n  频道中的摄像师全部出动,在摆放好位置的专业摄像机前调整着设置的参数,时不时用对讲机和舞台后方的主席台进行沟通。\n  与此同时,舞台上也有音响师正在检查话筒,他手中的专业话筒不能像普通话筒一样拍、吹、敲,否则很容易受到损害。舞台一侧的专业音响调试台前,专业的同事正在认真地和音响师交流着,时不时低下头再次对某个键推上或者拉下一点。\n  舞台效果是最容易出小问题的环节,为了保证明天的冷焰火燃放的效果,舞美等专业人员在小心地进行着试验,然后飞快地把某些数据记下,交给身旁候命的同事,进行着材料的补充调剂。\n  舞台的另一侧,记者和编导在一起,开始模拟明天的现场解说,主编在旁边看

第82章 致敬电视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