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青蘋之末[2/2页]

桃源新农人 小海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桑彦找到椽子、瓦片,虽然多年了,没有一点损坏。
      把长梯搭在檐口,桑彦拿起斧头、锯子,扛起一捆椽子,攀登上屋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屋顶施工,放眼望去,眼前溪流潺潺,野花竞发,又是另一番风光。
      桑彦若有所悟,拿起手机,拍了一会儿周围的景色,才固定在屋顶,开始更换烂掉的椽子。
      这是一个细致活。老屋按照中国传统的建筑法式修建,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
      安装椽子看似乎简单,要想严丝合缝,真不容易。
      好在,过去村里哪家修建、维护老房子,桑彦就喜欢看热闹,简单的木工活,他都会一点。
      中午,才把烂掉的椽子更换一半。
      桑彦一身黑汗,全身脏兮兮的,走下屋顶。
      正好,桑盛春和刘一慧带着桑柔,来到老房子。刘一慧还带饭菜来。
      饭是白米饭,菜是一荦一素。
      很简单,但桑彦感觉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风卷残云般,将它们全扫光。
      “妈妈,这朵花好漂亮!”桑柔兴奋围着院子跑来跑去,不时在院墙上采下一朵小小的野花。
      桑柔是在这栋老屋里出生,不过她才一岁,全家就离开老屋,她完全没有老屋的记忆。一到这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一会儿,手上就抱了一大捧野花。
      桑盛春顺着长梯,上到屋顶,看了看新安的椽子,点头称赞道:“手艺不错!”
      桑盛春要帮忙安装椽子,被桑彦拒绝了。
      桑盛春只好和刘一慧一起,把屋里的破烂家具、生活用品都搬了出来。它们长久不用,肮脏不堪,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霉味。
      桑盛春和刘一慧将它们擦洗干净,放在太阳晒。
      桑彦拿起相机,都拍了下来。
      两天后,可以铺设瓦片了。
      在农村说铺设瓦片会被人笑话,老百姓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大家都是说捡瓦,专门捡瓦的人,称为捡瓦匠,是九佬十八匠之一。
      捡瓦匠在农村很受尊敬的。
      桑彦扛了一口袋瓦,赤着脚上了屋顶,顺着椽子将瓦片一片片地安好。
      两天后,瓦片全部安完,天空正好淅沥沥地下起小雨。
      将洗干净的家俱和生活用品,重新搬进屋。别说,这些家具都是实木做成,刷了一层本地产地的生漆,黑得发亮,透出一股古朴味。
      桑彦越看越是欣喜。
      虽然不是古董,但时代的印记很突出。
      屋外,雨越下越大。
      桑彦不由感慨,难怪华夏人都喜欢修建房屋,就是城市人,也把买房当作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只有有了房屋,才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只有有了房屋,才可能再次出发。
      不过,老屋确实也太老了一点,屋瓦虽然弄好了,后面的工程还很大,没有钱,做不成事。
      室里的楼板、壁板,厢房彩楼的栏杆和柱子,好些都朽坏了,需要购买一批木材更换。
      水管、电线都需要重新安装。
      此外,拍短视频的相机、脚架需要购置。
      桑彦大致计算了一下,即使全部由自己动手,没有七八十万块钱,也做不下来。
      哪儿去找这笔钱呢?
      向父母要,肯定是不行的。

第6章 青蘋之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