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但方脸青年速度更快,双臂快速变换,竟然缠住了白衣少年的双手,而其右腿飞快点出,攻向少年的下盘。
白衣少年大吃一惊,忙一个苍龙回洞,周身一缩,险之又险地从青年手中挣脱开来,忙退到十步开外,一招金山伏地稳稳地守住周身,不敢轻易出招。
方脸青年观察片刻后,又兀然双步疾点,如同猛虎下山般拍出数掌,击向少年。少年自知自己已处下风,不与青年过招,只用连环旋步来与之周旋,但也是狼狈不堪。
徐天看到此处,便知白衣少年实力远不如黑发方脸青年,落败是迟早的事。
按徐天猜测,这方脸青年至少已经是外劲中成的境界了,实力不容小觑。
徐天习武已近十年,勤勉不坠,方才堪堪达到武道外劲大成而已,这还主要归功于前不久在与头狼搏斗之后、一番生死之炼方才领悟到外劲大成的境界。
虽然说这也是因为徐天习武资质一般,但武道之难,可见一斑。
而对于武道境界的划分,有大概的规定。徐天听杨猎户说过,习武之人,日积月累,便会有异于常人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力道的改变。
长期习武,平时普通的蛮力会渐渐熟练,进而转化为外劲之力。而外劲之力的强弱也是不同的,所以又大致划分了小成、中成、大成三个阶段。
小成外劲,拳脚带风;中成外劲,招式如浪,气场外放;大成外劲,掌可断木,气势磅礴。
大部分武者人要扎扎实实地练武两三年,方能初窥外劲,六七年方能再进,没有近十年的浸淫武道,很难达到大成。
毕竟习武之事,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而非朝夕之功。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受苍天眷顾,在习武之事上悟性绝佳、一点就通,武道上就算没有日行千里,但普通人也是拍马难及。
例如李名承、李柔瑶这般天骄弟子,尽管习武时日并不比徐天多到哪去,但单从武道境界来说,徐天还是不及他们。因为徐天的习武资质相对一般,虽然比普通人好上那么几分,但和那些天骄相比,仍是不足。
另外,那些人有高手指点,各种大药也不缺,境界便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
不过,徐天如今有一个所有人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暗招——筑道经。
这部神秘的经书,带着徐天打开了新的天地,走上了一条注定与常人不同、充满变数的道路。
虽然他不知这样走是否值得,但就目前而言,它带给徐天的可以说是天地之差。
如今他修炼筑道经已经近三个月了,早已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般自在了。
虽未能按经书所要求,打通周身大穴,但徐体内的灵力不但时刻充盈着周身穴位,而且经过多次凝练,精纯之度已然惊人。
另外,他的灵觉和体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在习武之上如虎添翼。
不过对于这灵力的运用,除了能自如调用,引发至拳掌之中,其他的却还是毫无头绪。
不过这灵力的效用也是惊为天人,不但可以自主护体,通过招式还能发挥毁灭之力。
徐天在暗中将这所谓的灵力和武道中的内力相比较,但发现哪怕是再浑厚的内力,也无法产生如此威力。
这也让他啧啧称奇,不过也愈发坚定了修炼的决心。
徐天这边稍稍分神片刻,那边已经快分出胜负了。
白衣少年到底实力不敌对手,在黑发方脸青年一连串凌厉的攻招下,终因无意间防式露出破绽,被对手一招破开守位,硬生生挨了其一掌。
白衣少年一阵气血翻滚,倒退数步,面色变得红润起来。
眼看方脸青年又轻飘飘的点掠而至,白衣少年便只能苦笑着喊到:“我认输……”
白净中年男子看了眼垂头丧气的白衣少年一眼,然后缓缓道:“第一场比试,丙系十二号弟子胜,双方名次不变,剩余两人接着下一场比试。”
方脸青年冲中年男子抱拳行礼后,并未言语,仍是面色平淡的从擂台下来,目不斜视地站在中年男子身后。
徐天看到该自己上场时,便提身走上擂台。
而那名虎头虎脑的少年则是颇为忌惮地看了一眼黑发方脸青年,旋即也上了擂台。
白衣少年虽因败了第一场,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实力远不如对手,倒也未曾不服气,只是满脸沮丧地看着徐天和虎脑少年即将开始的比试。
徐天向着那少年一抱拳:“丙系六十五,徐天。”
而那少年也一回礼,然后面带憨态道:“俺叫黄力彪,丙二十号。”
徐天暗道,看来这少年和他一般,都不是李家本姓族人。不过他也未曾多想,将心神放在了比试之上。
白净中年男子眼看徐天二人已然准备妥当,便低声道:“第二场比试,正式开始!”
徐天在李家的初战,燃起!
第25章 初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