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佳,实为庶出,而亲父袁逢正妻所生的袁术才是这个家里实际的嫡子。这些年里自己一直努力表现,抓住一切机会获取功劳,才有了如今世人看到的袁家长子袁本初。此时可不能因一时的不满,造成父亲乃至叔父对自己的不喜。
联系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情,以及父亲、叔父表现出来的态度,袁绍稍作思虑,答道:
“禀父亲,如今朝中阉党与外戚一党都已湮灭,何太后又有扶持丁原作为后党的倾向,我等世家如要把控朝局,避免发生牝鸡司晨的局面,必须扶持出新的力量压制后党。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不错,继续。”
“董卓与董太后有血脉关系,而何太后鸩杀董太后,导致董卓与其必不能成为盟友,而董卓其人面善心狠,定是记仇的很,此时将董卓推至南军主帅,提前交好,再许以重利,我士族又将多一把利刃。”
袁绍将心中分析出的原因竹筒倒豆子一样讲了出来,也是口干舌燥,其父袁逢见状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袁绍自便,袁绍便顾不得斯文,将一大杯的白水饮了个干净。
袁逢也不以为意,袁绍这个儿子,虽然有些年少情况,但善谋略,好好培养,必成大器。近些年来,不管是族弟袁隗还是自己都已逐渐衰老,袁术这个嫡子又有些不争气,整日里除了在外人面前嚣张跋扈,没有半分出彩之处。袁家要继续兴盛,只能看袁绍了。
想到此,袁逢神色也是有了些萧瑟。
袁绍也不知父亲为何突然这副表情,虽不解,也不便盘问,就听袁逢道:
“本初你做的分析都不算错,但你漏算了一点。这洛阳可不止我袁家一家士族。”
袁绍脑中一闪,似醍醐灌顶,眼神更是急切的看向父亲,等着听袁逢继续分析:
“我袁氏一族,四士三公,出身汝南,而如今朝堂之上卫尉杨彪出身弘农杨氏,祖上三代为太尉,声明不逊与我袁家。又有河南尹王允,虽如今名声不显,但出身太原王氏,其人更是隐忍诡诈,除却这三人,还有豫州牧黄婉、京兆尹司马防,都是名门望族出身。而如今的朝中我与你叔父虽占据两个九卿之位,但于军中只有你掌控的中军校尉麾下三千军士,我与你叔父商讨过当前的局势,虽阉党、外戚已除,但各地纷乱不止,朝堂上又波诡云谲,此时我袁家若积蓄力量,在未来的乱局中未必不能火中取栗。”
说着,袁逢已是站起了身来,立于窗前,随着双臂伸展,宽大的袖袍扬开,遮住了从纱帘中透来的落日余晖,整个房间变得阴暗起来,案前的袁绍从后看着现在的父亲,心中的野心也好似从某个阴暗窜出,一发不可收拾。
第15章 父子对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