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大农场经济与公共厕所[2/2页]

吕布只有一个姓 朱金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如今的粮食产量又怎能满足这百万人的未来一年的消耗。
      并且土地不会自己长粮食,秋播的时间就这一个月,而参与种田的人口却不能立即到位,曹操、徐庶他们不就是去招降(掳掠)黄巾贼去了嘛。
      所以为了能保证未来粮食链不断裂,一方面要发展工商业赚钱,从商人处购买粮食;另一方面青州本地要积极发展农业,自行造血。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立即建造公共厕所,收集百姓粪便囤积起来,就变得很急迫了。
      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从春秋之时,先人们便发现了粪便能促使庄稼更好的生长,《荀子·富国篇》有云“多粪肥田”。
      只是荀子书中所写也只流传于小部分人群中,就跟后世那些各个大学实验室里所做的各种研究一样,有些发明能被商用,但更多的只能在档案室里落灰。
      所以一直到了东汉,百姓们对于人和动物粪便肥田的做法仍是运用的不多,即便有些人家发现粪便有助于庄稼生长,也多因其污秽而没有大面积使用。
      而吕布要做的则是要一步到位,跳过生粪肥田的初级模式,直接推进到熟粪肥田的终极模式。
      所谓生粪便是未经发酵腐熟的粪便,直接施在作物根茎,如果少量还能提升一些产量,但稍一控制不好分量便反而会烧坏作物根茎,引起产量下滑。
      这也是人们即便偶尔发现施粪助田,也没有继续这么用下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而熟粪则是需要提前储存人和动物的粪便,将其与麦秆等植物废弃根茎堆在一起,露天进行发酵,并且要定期深翻,大概一周以后才能得到腐熟完成的成品。
      这样处理过的粪便味道既没有生粪那么刺鼻,对于作物来说营养物质也更丰富,功效也更为柔和,更利于作物吸收其中的养分。

第108章 大农场经济与公共厕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