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8章 三九八 新生活的开始(完结篇)[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九四三年,日伪军集中兵力在苏北、苏中、山东等地方清乡扫荡,而东南亚这边诸国与太平洋各岛也烽火四起,日军对海山这边更是无暇顾及。
      可能经过了那次击落六架飞机与三艘军舰的防卫战后,日军对半岛这片地方有所忌惮,又不情愿花费已经捉襟见肘的兵力,来对付这块食之无味的骨头,所以,非但没有主动来惹,竟连经过这段海域,也宁愿绕了个弯多走些路,避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这一年的大半时间对何晓军和海山来说,是平安的一年。只在年尾的时候,战区决定国共合作,联合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要求何晓军派出援助。
      何晓军也像之前一样,只派出了特务连,在江口地区内协助反“扫荡”行动。
      这一年的年尾,东南亚落入了日军手中之后,各行各业马上陷入了快速的衰落之中,呈现了何晓军曾经在省城时见过的那番情形,大量的房产、橡胶园与工厂纷纷贱卖。
      何晓军趁这个时机,把省城里购置的所有房产全部出手,然后让司徒怀璧把笔生意的巨额获利,全部投入收购那边的产业中。并让他注意垄断橡胶与胡椒等当地特有的资源。
      同时,何晓军还让司徒怀璧组织司徒家原来在那边的资源,赶紧投入生产胶鞋和胶鞋底,供应在长江以南开战中的所有部队,不论是中方、日方或美方。
      一九四四年,日军在中国南进的步伐离海山越来越近。当年的三月,日军已经攻入了湖南;八月,更攻陷了衡阳;九月,对中国的临时首都重庆,开始连续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收到了那边的商行与工厂的消息,说由于山城受到了轰炸后市面混乱,人心惶惶,不少有钱人又开始逃离,各方面的的行情大跌。司徒怀璧不禁对何晓军那卖地的时机把握佩服到了五体投地,同时,他发报过来问何晓军,那边的商行与工厂是否继续经营?
      何晓军告诉司徒怀璧,让他开始逐步收手,在一年之内争取把全部的生意撤出。
      当代的九月初,何晓军让他的大哥、海山驻军的首领刘排长回一趟家乡,把乡下的亲人接到海山这边来,因为他知道年底,日军的魔爪就会伸到广西那边。
      一九四五年,中国的各路战线,开始了尝试性的反攻,战线过长而显得兵力不足的日军,在各地战场吃紧之后,只好从战局已经稳定的东南亚抽兵回援国内。
      从东南亚回调的日军,有一船七百多人就要从海山的邻县经过。
      收到了这个消息的何晓军与谢市长,为了保证临县的完全,连夜派出了自卫队的精锐与特务连,赶到了邻县戒备。
      这船的日军,可能在东南亚那边抢掠贯了,进入邻县时,也想捞些油水,但谁知他们才行动,就遭受了猛烈的阻击。
      一是有任务在身,二是见到了阻击的火力犀利异常,这伙日军慌忙就撤走,乖乖地绕路而行。
      这年的年头,也有几次小股或迷路或意外闯入的日伪军,入到了海山与邻县两地,不过,由于两地的联防措施足够,而且,何晓军那特务连已经配置了华侨资助的三辆卡车,在收到预警之后,短时间就能马上驰援,所以,那些小股武装除非不作恶,否则,只能落个灭顶之灾或四散逃命的命运。
      当年七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不予理睬。
      八月六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l颗原子弹。
      八月八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于9日发起远东战役。当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
      八月十日,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苏等国发出乞降照会。八月十五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军投降的日子,本已经日有冲突的国共两党,更因接收投降日军之争,进入了白日化的阶段。
      日军投降的时候,海山这边由于何晓军那超级防御,所以,陆地并没有日军入侵,只有上下环岛这两个属于海山的大海岛,被日军占领着用来设立东南亚航线的补给站。
      何晓军不是没有想过收拾这班在海山落足的日寇,只是他们没有交通工具,所以,只能望洋兴叹。
      在日军宣布投降后,何晓军他们终于行动了,因为,他正看上了那班日军的物资。
      在当年的八月底,做好预防措施的何晓军带着海山那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六艘汽艇和集中几百只的大型鱼船,架上所有的轻重机枪,向日军占领的上、下环岛浩浩荡荡地开了过去。
      驻扎上、下环岛的是两个日军的小队。本已经收到通令无条件投降的日军,虽然还有顽抗之心,但见到了对方这么大的阵容之后,马上就蔫了。
      海山这两大岛上的日军虽然不多,但由于是补给站

第398章 三九八 新生活的开始(完结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