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还有一些瑕疵,但是毕竟一首词篇幅有限,下意识的哼出了一段曲调,姜炎忽然再次提笔:
萧瑟秋风入寒窗,破窑空空无卧床。
月色如雪照空径,长夜幽幽路何方。
儿孙满堂梦中见,梦醒辘辘是饥肠。
我本书生无意气,得翁青睐入高堂。
永记如梦红烛帐,谁知三载赋闲郎。
远望笃笃车马响,夜半孤枕诉衷肠。
爱恨只在信中现,却也不曾怨爹娘。
你既等得青丝暮,我必陪你万年长。
这一段加上刚才那首词,姜炎才觉得完整了许多,有写下了一些小记,一段穷书生得岳丈赏识,三年蛰伏,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故事遍丰满了起来。
这后一段便是丈夫回家之后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感激,缓缓写下《鹊桥仙·七夕》,姜炎合上了笔盖。
听到屋里面的动静,程飞飞推门进来,她已经在门外等了很久,直到听见姜炎拉动板凳才敲了敲门,姜炎通过神识已经知道她在门外。
“进来吧。”
程飞飞进来看见姜炎面前的歌词,忍不住念了出来,慢慢品味整个故事,认真的点了点头:“已经很完整了,你这一段是准备作为说唱部分来处理的吧?”她指着后一段词问。
“是的,我觉得单纯的慢节奏无法表达我的心情,而且中间夹杂这一段说唱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
“是的,可是为什么不再多写一点,明显还有许多事情可以表现,这一段是不是稍微短了一点?”程飞飞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姜炎笑着说:“篇幅有限。”
“篇幅有限?”
程飞飞一愣,好奇地问:“这种东西又没有人限制你,有什么篇幅有限的,你再续着写出来不就好了?我还是觉得丰满一些好。”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留白和不完整,而且我在夹杂的戏腔唱段中已经填补了这些空白。”
姜炎微微一笑,笑得很高深。
程飞飞皱眉道:“我感觉你没有说实话,你这一段说唱明明是一段很出彩的部分,尤其是作为最后的点睛之笔可以表现非常多的内容,可是…”
姜炎打断她的话,笑着说:“你看这一段每行的第一个字。”
“萧月儿我永远爱你?”
程飞飞下意识的读了出来,姜炎笑眯眯的看着她,顿时程飞飞红了脸,不再说话。
两个人相互停顿了一会儿,程飞飞认真的看着姜炎,幽怨的说:“我有一点羡慕她,姜炎,其实我对…”
“不要说,我知道。”
姜炎用手指放在她的嘴上:“但是,对不起。”
第173章 七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