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再次翻盘,成为红人[2/2页]

清穿之皇贵妃娇宠日常 花前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尸体却不会,或可从尸体查明真相。”
      她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位整个清朝最明智又仁慈的皇帝,清圣祖仁皇帝。
      康熙爷看她十分冷静,先前的走神似乎只是在思索办法,尤其她说的这番言论……倒是很有意思。
      大部分人都觉得仵作脏,跟他们说话都嫌晦气,她却这么说,郑重其事,看得出,她很尊重这份职业。
      康熙爷不由得问,“你亲人中,有做仵作的?”
      她年龄尚小,应该还没这个本事和资格。
      宫中仵作,多是四十岁以上老人,如太医一般,年龄越大,越有信服力。
      “没有,但……臣女见过因为仵作的判断,而挽救了一个年轻女孩儿的生命。”
      她当年曾被同行陷害失手杀人,连从监控中看都是同样的结果,且监控视频并没有被剪辑过,完好无损。
      且对方也没有吃摇一头一丸等毒一品,并不能证明她是自己坠楼自杀。
      尤其对方身体健康,连韩剧中那种狗血的“癌症快死前夕一定要拉死对头一起死”的荒谬情节都没有。
      死亡时间太短,单纯通过尸斑,根本判断不出来是不是提前早就死了,只是监控那一秒在动。
      她几乎是被锤死了。
      名声一落千丈。
      谩骂铺天盖地,她那段时间都有些神经了,甚至几乎都出现了幻觉,被骂得多了,也就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那个推人下楼,让人死于非命的坏人。
      可,最后是一名从业经验四十五年的老法医,通过验尸,揭开了真相,还了她清白。
      所以,她很感激法医这个行当。
      “你也想挽救自己的命?”
      这话够犀利。
      年笙儿惶恐,按照宫中所有宫人对帝王威压的姿态,此处当跪。
      起码臣服能迷惑上位者。
      但年笙儿想到这位明智君主从小到大的经历——
      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擒鳌拜,平三藩,三次亲征漠北灭噶尔丹,驱逐沙俄……
      他是个伟大的帝王,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为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样的人,即使放在现代,也是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
      面对这样睿智清明的男人,说假话、说奉承的话,就是犯蠢。
      还会让他瞧不起。
      反倒是朗正坦荡,说真话,如四爷那般刚正不阿的人,才会得他几分青眼。
      她突然有些明白,九子夺嫡,所有皇子们都那么优秀,为何最后是四爷被选中,登基为帝了。
      于是,年笙儿郑重坦诚道,“臣女确实不想死,臣女还年轻,臣女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还有对未来有许多美好的想象,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没做,想要吃的东西没吃,想要爱的人没爱……臣女舍不得死。”
      “但臣女也绝不是那种无耻之徒、异想天开之辈。”
      “您慧眼如炬,赏罚分明,若臣女真有罪,臣女不会奢望侥幸逃脱,更不会辛苦去作伪证。因为我知道,在您的面前,真相总会被揭开,一切都是徒劳。”
      她这马屁拍得太自然、太真诚了,连梁九功都觉得高明。
      可不是嘛,因为皇上就是这种人啊!
      他跟在皇上身边伺候了这几十年,从未见过有人真正能瞒过皇上什么,除非是皇上念着旧情想要放一马,或者是仁慈可怜对方,想给对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康熙爷没再说什么,但能瞧得出,他对年笙儿刚才那番话,很满意。
      梁九功微微勾唇,对年笙儿挥挥手,示意她可以跪安退出去了。
      年笙儿行礼,正打算悄无声息的打算退出门,又听到了康熙爷的声音,“前儿个一面洒满黑芝麻一面洒满白芝麻的酥饼叫什么?”
      “双麻酥饼。”
      这不是紫苏做的吗?皇上当时咬一口就放下了,难道是帝王对吃食的自律克制?
      “皇上喜欢吃?那臣女晌午……”
      康熙爷摆摆手,似乎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再听她说下去,“太难吃了,再也不要做。”
      年笙儿,“……好嘞。”
      还是头一回听到帝王这么干脆的表达情绪。
      虽然是替别人承担了下后果,但她觉得,自己和康熙爷之间的距离好像又近了些。
      这位帝王看起来,比史书中要亲和得多。
      康熙爷又道,“对了,之前你做的莲茸甘露酥不错,今日再上些来。还有伦教糕也不错,午膳的时候可以再做一份咖喱酥饺。”
      年笙儿挑眉。
      啧啧,这都点上菜了,不错。
      “好,臣女即刻准备。”
      康熙爷一切都穿戴妥当,往出走正要去上早朝时,又问了句:“宜妃平常都喜欢吃什么?”
      年笙儿心道,这还比上了?
      皇上果然最宠宜妃娘娘啊……
      面对寻常宫妃,哪儿能生出这等心思?
      “宜妃娘娘最喜欢吃燕窝酥,马蹄糕,五色小圆松糕,豆沙糯米蛋黄明酥,还有如意芝麻凉卷。”
      “呵,”康熙爷轻笑了声,迈过门槛儿,“她就喜欢吃这些甜食!”
      随即又吩咐梁九功,“这几日天热,往她宫里多送些冰块儿。”
      “??!
      又想到昨日还看到了老四,虽罚了他半年俸禄,可对他也是满意的,德妃不比宜妃心宽,怕是担心不少,康熙爷又道,“往德妃宫里也多送些。”
      “是,皇上。”
      ……
      这不送冰块儿倒好,一送反倒是成了问题。
      四爷和九爷昨日被罚了半年的俸禄,额娘却被赏赐了,直让后妃们不明所以——儿子犯错,赏额娘?这是什么道理!?
      惠妃娘娘当即就和荣妃娘娘联合去找皇上说理去了。
      彼时,皇上刚下朝,还有一堆政务等着处理,懒得跟嫔妃们多做纠缠,为保公平,直接让梁九功给全后宫的嫔妃们都发了冰,与宜妃娘娘和德妃娘娘同量,一视同仁。
      康熙爷下这道圣令的时候,大概不知道紫禁城库存内部的冰……还剩下多少。
      皇上一张嘴,公公跑断腿。
      梁九功为了保证皇上说到做到,君无戏言,甚至都差人要去宫外买冰。
      可这话不知道传到了哪位娘娘的耳朵里,竟说不公平,既然是皇上御赐的冰,自然要用紫禁城里的,去外边商铺买算是怎么回事儿?
      眼看着嫔妃们再次要掐起来,赶在她们去叨扰皇上之前,梁九功便率先把事情压下去,承诺一定都给娘娘们送皇宫内冰库库存的冰,绝不去外头买。
      眼下各家娘娘都盯着宫门呢,出去是出不去了。
      可话已经说出去了,梁九功又作了难。
      年笙儿有些不解,康熙爷虽然确实是清朝历代皇帝中后宫宫妃最多的一个,总共有六十六个皇妃,但这冰块儿也不至于不够用吧?
      她记得古代会用冰窖储存冰块,且一般都是天然冰块。
      冰窖一般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
      尤其根据《大清会典》中的记录,清朝时期,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内部的冰窖就藏冰2.5万块。
      这么多冰块儿,怎么会不够用?
      “公公,每年宫里的人都会到玉泉山去取冰上万块,怎么会不够用呢?”
      “不止是玉泉山,冬天还会从护城河里挖,把冰砍成整齐的冰块,裹上草席,再拉回,然后运输到冰窖里进行储存,覆盖上棉被,隔绝热气,以备天热时取用。”
      说着,梁九功叹了口气,“可你想想,从冬日到夏日,这么长时间,耗损也多啊,夏日里到现在还有,就算是不错了,寻常百姓夏天根本用不起冰。”
      年笙儿突然又想到了一个发财之道,双眼晶亮的笑道,“公公,若我能帮您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你就是圣上面前,板上钉钉的红人!”

第61章 再次翻盘,成为红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