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宝鉴发出光芒照耀三人,随之三人飞入宝鉴之中。
什么是“天道”,天道,是那阴阳天道之本。“天道”是天地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领悟,就是领悟其中法则与规则,才能更好知道造化法则与造化规则的天道。
古时盘古说道:“纵横九界,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
道祖也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特点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道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子李老君实际上是最能领悟到阴阳之道,并注文立说者。
为何后代倍加推崇老子?为何推崇老子为道教祖先?因为老子明天道之人最为了解之人之一。老子,也就是道德天尊的化身之一,不难想象,领悟天道最为透彻之人。
顺天道。用天道。老子之学,乃学之根本。中国古代道学中有:“修道最终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为天道”。“天道之数,人心之变。”遵循天道并得人心,战争一旦爆发,“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管子进一步阐明了天道与人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得人心如不顺天道,也是灾厄不绝。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通一道,而齐万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预知到一些事情的发展轨迹,因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明天道者,可预知万道之未来。
天道,认为只有用自然的方式,来感悟天道,通过模仿一些接近天道的东西(如水?)来实现遵循天道的目的。而对天道充分的理解后,便可以永存于世。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如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什么样的人,领悟来的天道就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不同。
对于世间情感纠集无法解脱者,是不易摆脱凡尘道的苦苦纠缠,而不得天道的。
除了以上的论述之外,我个人再补充一些体悟:
天道,一阴一阳,一进一退,一攻一守,无论是最伟大的君主,还是最鄙贱的凡夫,一旦对手,那么一阴一阳,位可分也,然一个回合之后,阴阳异位,天道瞬间逆转,两者处于平等、平衡的状态,平等者意即势均力敌。凡人往往视人之不等也,天道视万物之间平等。而且为了保持最后的平衡,天道不惜一切会瞬间发生逆转。看不到平等,无法入天道,感觉不到势均力敌,无法入天道。
只有体会到万物之间永恒平等,与势均力敌,与阴阳交互守恒守衡,你才能彻底领悟天道。
言归正转,张玄楚与镇元大仙,还有陆压道君,三位真身都进入宝鉴中后,各去一个地方,不在同一等度,等级高者入高妙之境,等级低者入低门之境,化身成这些玄虚世界,没有感觉,没有动静,就那么枯燥的感受着桑田沧海,白云苍茫,随随便便就那么一观一住就是千万年,就那么变一世物,也是千万年。那种感觉能让人发狂,也能让人看透世界的一切。
有时候变成水滴也好,变成河流也好,大海也好,甚至白云也好,都还能随着地势或者风向动来动去。要是化身为一块顽石,就那么经年累月呆在一个地方,要是心神不够稳固的人,直接就能被这种枯燥折磨而死。
张玄楚有时变成了一个石雕,端坐不动,身体明显的感觉变成了石头,总是到最后一刻,才又能变回原本的人,变来变去,天下万物都一一变化体验万万年。这期间,经年累月的一坐就是万年。
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本体再一次询问了“我是谁”后。还没等自己给出回答,眼前一亮,所有的一切都消失无踪,只看到自己正端坐在那一片虚空之中。
这一次经历意识中已经又不知道过了多少亿年,总感觉自己的一切都麻木了,暂时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但所有的法术神通,所有的神通技能好像全都闵熟了,又好像全都忘记了,还有娇妻美妾艳婢,亲朋好友众等许多人都消失。
眼中射出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自己在这世界变化了各种各样天下的生物,每一种生物一呆就是几世甚至几十几百世,都了解了它们的过去与未来。心里也问自己,难道这就是天道,这没有文字,没有记忆,但又知道,彻底用时间与规律让自己感受了一切的一切。
感觉自己真有点懵了,又仿佛真懂了,感叹说道:“世间万法大道,经历的太多,时间太久,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适应一段时间这天道法则,很快就没事了,这种天道之下,彻底去感受万千众生,果然不一样的天道感悟。”
第303章 入天地宝鉴感悟天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