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莽古尔泰的吐出来的东西,崇祯有喜有忧!
忧在于皇太极的手下的八万多兵力,其中八旗就占了五万大多,三万是左翼蒙古联军,对比崇祯手下将将三万的骑兵,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算崇祯的轻骑能一换一个多的建奴,重骑一换四,这样就算把自己也换出去,也是必输无疑的,指望右翼这帮家伙?想多了,一旦全面打起来,这帮家伙绝对投降,还把自己卖的一干二净。
所以崇祯并不太愿意和建奴打遭遇战,而是想据城墙火炮之利,打一场守城战,他可不想把耗资无数打造的新军骑兵葬送了。
不过皇太极也不傻,不可不想像他老子努尔哈赤那样,被火炮轰死!
而崇祯喜的是,建奴八旗其实内部并不和谐,根史料记载的意义,皇太极上位也没有多久,还没能打破四大贝勒和四小贝勒这样局面。
按照莽古尔泰所说,阿敏一直像自立出去,多尔衮三兄弟因为他们母亲阿巴亥的被逼死一直不满四大贝勒,加上上次进攻多罗特部,又被皇太极和阿敏摆一道,差点身死,所以多尔衮已经对四大贝勒恨之入骨了。
而代善这个老好人,因为睡了他后妈,早已失去了汗位继承权,所以只是想保住自己现在的实力,并没有多大追求,但老好人就是喜欢骑墙,哪方强他就倒向哪方,目前皇太极最强,他自然是支持皇太极的。
也正是因为代善的支持,皇太极可调动两黄旗、两红旗四旗兵力,就算是阿敏想独立、多尔衮三兄弟想报仇,也没有办法。
崇祯就敏锐找到一点,那就皇太极的两黄旗,只要把他的两黄旗削弱了,建奴内部会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皇太极的制约,你说阿敏会干嘛?多尔衮三兄弟会干嘛?
这样建奴就不会像历史那样发展,不会走向皇太极的中央集权,那对大明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啊,正像后世毛伟人所说,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人的拳头,不管失去那根手指,这个拳头都将握不紧。
所以就算是皇太极也不敢不计后果跟崇祯死磕,也许崇祯会失去全部骑兵,大明国力衰弱,之后会发生什么意外,崇祯也想不出来,但建奴也会完蛋了,到时候没有实力镇压整个内部,建奴必定会四分五裂,连老好人代善都会出来争一争。
崇祯越想越这么觉得,皇太极绝对不会跟他决战的,如果遭遇了,肯定是派右翼的炮灰上前试探,有机可乘他会毫不犹疑上,但是让他死磕,绝对不可能,他会退兵。
当然这只是崇祯的推断而已,谁知道皇太极是不是脑残,所以崇祯就安排了另一手,这样建奴就不得不退兵了。
······
北京城,养心殿上,群臣正在议论,很是嘈杂。
这是由内阁阁臣主持召开的临时会议,讨论出兵辽东建奴的军机大事。
没错,这是崇祯的另一手安排,他让蓟辽防线的边军,趁建奴后方空虚,大举进军,收复西平堡。
最后廷议以一票的优势,达成出兵西平的决议,同时这样大臣们个个都目瞪口呆,皇帝太猛了吧,不但把林丹汗给灭了,给自己搞来一个“博格达汗”的名头,还全歼了建奴一旗的兵力,活捉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
再说西平堡是什么地方呢?距离建奴的盛京(沈阳)就三百多里,距离建奴的最南边的重镇辽阳也是三百多里。
自从广宁之战后,大明失去的是广宁和西平等最外围的防线,大明从此失去了地利,只能转往防守建奴的政策,同时失去广宁和西平,大明也失去了辽河一带土地。
&nbs
第209章 崇祯的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