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年关(上)[1/2页]

文武三国 rain52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初平元年的年底,幽、冀、并三州的人们欢天喜地的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春节。从各地迁来的流民在三州官府的安置下都安定了下来,官府发给他们房子、牲口和种子。经过耕种基本上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只要与邻居关系好点的,邻居们白送给他们几百斤、上千斤粮食那是小事一桩。流民们直接怀疑自己是置身于天堂,虽然在迁徙的路途上白骨累累,但只要活着来到了三州地界的没有人认为付出了惨重代价是不值得的。
      与新来的流民不同,现在三州的种田人家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以普通的一家6、7口人计算,官府分给每家的土地是50亩。原来单纯依靠人力的耕种,亩产1、200斤,200斤几乎是上限了。现在使用牛、马耕地,亩产基本上达到了300斤,50亩地的总产量可达1万5千斤。每天自己食用的粮食就算是10斤,一个月300斤,一年3600斤,再加上上缴300斤的税,顶多是花费4000斤粮食,可是还有1万1千斤粮食的存余。这还是大家响应征北将军府的号召一日3餐的结果。在官府办的学堂中,对在学的小孩官府是免费地提供一日4餐的饮食,除了早、中、晚饭外,在下午还供应一餐点心。现在三州的小孩大都是白白胖胖的,身高、体重远比大汉其他州高很多。农民们把多出来的粮食除了储藏一部分,大部分只能贱卖。也有的用粮食自行酿酒,酿出的酒虽然与各酒楼中出售的“匈奴血”没法比,但在寒冷的冬天自家喝着取暖还是不错的。另外许多人还会慷慨地送点余粮给新来的流民,用没用的粮食换回他们的千恩万谢,也使朴素的农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农民家中现在最受到重视的是自家小孩。现在的孩子不光是传种接代、养儿防老那么简单了,他们可都是读书人了,将来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呢。第二受到重视的是家里的大牲口,这些牲口不仅是种地的好帮手,平时还能靠它们搞搞运输赚点外快。虽然在没有还清官府的贷款之前这些牛、马的产权还归官府所有,但自己可有着使用权。所以大家都会专门的腾出一间房子安置这些牛、马怕把它们给冻着了,喂养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草料,其中还掺杂了大量的多余的粮食。一般而言,冬季的牲口都会掉膘,但三州的牲口在冬季吃吃喝喝又不用干活反而更加膘肥体壮、毛色油亮。农民们在农闲时

第九十一章 年关(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