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想到这里,他很心烦,他很想冲着常遇春他们发一通脾气,狠狠的责罚他们一顿。
但他没有,因为他有更重要的理由否定这样的想法。
第一、朱亮祖的能力和水平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但常遇春、缪大亨是什么水平他是知道的;
第二、常遇春、缪大亨都是跟了朱元璋很久的老员工了,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比较起来,朱亮祖最多也不过就是个实习生,有哪个老板会为了一个实习生得罪自己的老员工?
第三,当时是什么形势,元朝大军正向太平步步逼近,这个时候,你为一个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人责罚自己手下的大将,其他的将领、士兵们怎么看?对于你朱元璋来说,到底谁更重要一些?
有了这些理由,朱元璋就不能责罚常遇春他们,既然不能责罚,那索性就给他们吃上一颗定心丸,于是他就轻描淡写的把这个事情抹过去了。
朱元璋要打宁国,派了徐达为主帅。
常遇春知道朱亮祖在宁国,于是主动请战,跟徐达一起来到了宁国城下。
徐、常的大军还没有站稳脚跟,朱亮祖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策马冲向徐、常的军队,手中舞动着一杆长枪,异常勇猛。很快,徐、常的先头部队就被朱亮祖给冲散了。
常遇春一看是朱亮祖来了,立马来了精神,我找的就是你,于是策马迎了上去。常遇春的勇猛我们是知道的,而朱亮祖与他不相上下,两人大战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常遇春心中也是暗暗惊叹,想不到这小子确实还是有两下子的,于是抖擞精神继续争斗。
朱亮祖也看出了常遇春的实力,他知道,单凭这实力比拼,他虽不至于马上落败,但也是绝难赢下来的,于是就想了个计策。
双方挥枪争斗中,朱亮祖突然卖个破绽,似乎要从马背上跌落,常遇春见状,纵马上前一步,举枪便刺。朱亮祖顺势一躲,回身刺向常遇春,常遇春躲闪不及,居然被刺中了左腿。
徐达这边,郭英、赵德胜二人见常遇春受伤,立即驱马上前营救。朱亮祖挺枪直追常遇春。郭英、赵德胜二人迎得常遇春,又见朱亮祖勇猛异常,不敢恋战,于是策马回奔。
徐达见状,知道自己这边依然处于劣势,再战肯定得不到什么好处,于是就下令鸣金收兵。
朱亮祖带兵一阵追杀,徐达的军队损失了一千多人。
此后几天,双方又有一些交战,互有胜负,但却始终攻不下这宁国城。
朱元璋亲自带兵来到了宁国城下,听了徐达的汇报之后,他在心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计划。
第二天,朱元璋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分别给他们安排了任务。就在大军准备拔营出发的时候,军士来报,说朱亮祖带兵在营前挑战。
原来这朱亮祖听说是朱元璋亲自来了,就想起了之前在朱元璋军营中的种种不快,因此特意来找朱元璋,要与他决个高低。
朱元璋心想,要论打仗,不用决,你高我低。于是他下令,紧闭营门,暂不接战。
朱亮祖在营门外大骂不断,朱元璋手下的将领都气愤不过,纷纷请命出战,朱元璋就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既不说打,也不说不打。
过了有一个时辰左右,朱亮祖的骂声渐渐小了。朱元璋突然站起来下令:“出战。”
两军对战,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吴祯率先出马,与朱亮祖打了十几个回合后,就退了回来。朱亮祖看见吴祯要跑,策马就追了上去,这时候周德兴接着从军中杀出,又跟朱亮祖对战。打了也不过十几回合,周德兴也退了回去,接着冲上来的是华云龙。
不错,朱元璋打的就是车轮战。
你朱亮祖不是厉害吗,可是我人多啊。当年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奉先,我这里可是还有第四个啊,于是华云龙打完接着耿炳文又冲上去了。
朱亮祖烦了,这还有完没完了,这是表演赛啊,所有人都得亮个像啊?咱就直接真刀真枪的来呗,于是朱亮祖绕开了耿炳文,直奔朱元璋杀过去。
朱元璋看见满脸怒气冲过来的朱亮祖,心里冷笑,“小子,你这才反应过来,看来智商还是不太够啊!”接着便下令:“撤!”
于是全军随着朱元璋退去,朱亮祖见朱元璋要跑,也着急了,拍马就跟在后面不停的追。
跑了几里路以后,朱元璋说:“大家不要跑了,大家就在这里打吧。”
吴祯、周德兴、华云龙、耿炳文四人听到这话以后,知道该依计行事了,于是四个人一起奔向了朱亮祖。
朱亮祖虽然猛,但一下子打四个还是很吃力的,而且他刚才已经骂了一个时辰,又跟这四个人分别交过手了,体力渐渐就支撑不住了。
朱亮祖眼见自己占不到便宜了,就想跑,他拨转马头,准备撤。可是这都是朱元璋算计好了的,他怎么可能让你跑掉呢?
吴祯等四将在后面紧紧追赶,而前面唐胜宗、陆仲亨二人又拦住了朱亮祖的去路。这两面夹击哪还受的了啊?于是朱亮祖就被擒住了。
朱亮祖被带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问他:“你之前明明已经投降了我,怎么后来又要背叛我呢?现在这个情况,你看怎么办吧?”
朱亮祖根本不回答朱元璋的问题:“你要杀我就杀我,你要不杀我,我以后就为你攻城略地,哪里需要那么多废话啊!”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觉大笑起来,于是他下令松绑,把朱亮祖收在帐下做了将军。
没有了朱亮祖的宁国城不堪一击,第二天朱元璋的部队就攻下了城池。
至此镇江、广德、宁国,应天的三座门户已经全部被朱元璋占领,这在江南他就算是基本上站稳脚跟了。
第二十九章 计擒朱亮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