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攻下了常熟,张士诚的实力受到重创,而且在常熟战役中,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还被擒获。
张士德被抓以后,朱元璋并不想杀他,天天好酒好肉的招待着,好言抚慰,希望他能够投降。
没想到,这张士德和他哥哥不一样,他是个死硬派,不爱投降,最后竟然绝食而死了。
张士诚听到张士德的死讯后,非常伤心,因为张士德除了是他的弟弟以外,还是他手下非常重要的人才。
但是以张士诚当时的实力,自保尚有困难,主动出击肯定是不可能的,凭他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为弟弟报仇的。
于是张士诚故伎重施,又投降了元朝,希望能够联络元朝来攻打朱元璋。
元朝确实很想打朱元璋,但是却没办法帮张士诚。
一来朱元璋现在的力量与之前不一样了,他已经强大起来了,已经不是你想打就能一拳打倒的了;二来刘福通的红巾军正搅得元朝心神不宁,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正面对付朱元璋了;三来元朝政府招降张士诚是为了利用张士诚的,而不是被他张士诚利用的。
元朝暂时不打朱元璋,但朱元璋却要接着打元朝了。
在攻克常熟以后,朱元璋的战略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朱元璋不仅稳固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的根基,而且还开辟了向外出征的据点。
西面与徐寿辉的天完国接壤,朱元璋知道徐寿辉的实力强大,将会是他今后最主要的敌人,但现在明显还不是正面对抗的时候。好在天完国内部现在正在闹分裂,各派势力谁都不服谁,正忙于内耗,暂时不会对朱元璋产生威胁。但很明显的是只要他们内耗结束,不管谁主政,必然要沿着长江向下游发展,与朱元璋这一仗是迟早的事情,于是朱元璋依然把防守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西面。
东面是张士诚,通过对张士诚的反击战,他的力量已经大受削弱,暂时没有进行反攻的实力了,而且通过占领他的城池,已经构筑起了一条东起江阴,沿太湖南到长兴的防御体系,这一面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北面,之前说过了,是韩林儿、刘福通的友军,基本上不存在反戈一击的可能,且有长江天险为屏障,于是只派少量兵士把守。
南面就是朱元璋主动出击的重点。
这里的元军被几股起义军切割包围了,与北方元朝政府完全隔绝了,朱元璋抓住机会,出兵前后平定了这些孤立的元军势力,整个的战争形势一片大好。
在所有出击的部队中,有一支队伍是由邓愈、胡大海率领的,他们攻占了徽州城。
攻占徽州,成为朱元璋创业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
之所以说徽州重要,不是因为这座城具有多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是因为这座城里的一个人。
第三十一章 盐贩张士诚(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