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自荐[2/2页]

一曲凤鸾 清清小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兰花也开了一树又一树,转眼间,初辰她们已在这小小的院落之中待了四年多。
      顺德十六年,宫中似乎气氛紧张起来,特别是在太极殿服侍的宫人,每日当值之时无人不战战兢兢,生怕当今圣上的怒火牵连到自己身上。
      太极殿内,当今皇上楚元正满脸怒气的站于座前,双目紧紧的盯着下首低头弯腰站着的左丞相罗文正,右丞相李达,中书令江台利。
      “说话呀!一个一个的,都哑巴了吗!”
      楚元怒吼道,额间的青筋跳出。
      自杨盛死后,朝中无勇猛睿智的将才,王朝边境那些小国家小部落,慢慢的胆子又大起来,在一次又一次骚扰边境的小试探之后,终于确定顺王朝内已无杨盛那般的大将。于是几个小国联合起来,开始不断的讨伐征战,掠城池,虏百姓,抢粮财,短短三两年,就已闹得边境民不聊生。
      朝廷不断的派出人去,不料那些蛮国将以往同杨家军作战时的经验战术总结利用起来,反而对向他们,使得朝廷连连战败,眼看朝中已无可派之人。
      登基十六年,因保养得法,皇上看着并不曾苍老多少,但这短短的几日,听闻新派去的将军,连战场都未出,就被敌军设计围欧惨死,皇上只气得面色发青,似乎鬓边又多了几根白发。
      “回禀圣上,老臣以为,现在惟有与之求和,方才能平息战事!”中书令江台利小心翼翼的道。
      “糊涂!”
      皇上气得将手边的奏折一把砸到中书令身上,江台利硬生生的挨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头伏下。
      “求和?我大顺朝建朝至今,从未有过求和一例!你让朕如何对先祖列宗去说!”
      左丞相罗文正与右丞相李达相互对视一眼,尽皆默然。
      “左相,你说!”
      听到被圣上点名,罗文正向前迈了一小步,想了想,开口道:“求和,是不行的,边境小国部落诸多,若是这一次咱们示弱,怕了他们,向他们求和,开了这个先例,恐怕要不了多久,那些反国尽皆如此了……”
      “这还用你说!说点有用的!”
      皇上努力平息下自己的怒火,揉了揉隐痛的额角。
      “既不能求和,那便只能继续战!”
      “朕知道!问题是,现在派谁去战!若现在,朝中还有那昔日的杨盛……”
      提到杨盛,皇上突然脸色阵阵发黑,缄口不语。
      左丞相眼角偷瞄见皇上的脸色,亦不敢张口。
      右丞相李达思忖片刻,壮着胆子上前道:“我朝能人居多,军中说不定就有那奇人异才,只是尚未发现而已,老臣觉得,或许可以下达旨意,允许能人自荐!”
      “自荐?”
      听到这个提议,皇上似是动了心思,想了想,微眯起双眼。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马江明,立刻传旨下去,凡我朝中之人,无论文武,无论官职,无论资历,若有把握战败大敌者,可自荐。若是得胜归来,朕就将六军军权交于他!”
      “圣上,六军军权……这似乎有些不妥吧?”右丞相李达询问道。
      “有何不妥?朝中养了一大帮废物,没有一个人能替朕解忧!小小蛮国竟都能将朕欺侮至此!若真能退敌,做朕的大将军又有何不可?不必再说了,马江明,去拟旨!”
      一旁的总管太监忙得令躬身退下。
      皇上斜目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左右丞相与跪在地上的中书令,冷哼了一声,拂袖离去。
      御花园。
      此时正是夏末初秋,园中佳木葱笼,奇花灼灼,一带清流,自花木深处曲曲折折泻于假山石的缝隙之中。那山石随势而砌,山势高俊,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错立,石间苔藓成斑,各类奇花异草丰茂,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石顶上一座小巧精致的七彩琉璃亭檐角飞立,在阳光下几欲飞去。
      一座白玉桥飞架在清流之上,桥下锦鲤热热闹闹的挤在池边,翻腾起片片水花,池边的小亭子里斜倚着几个人,正一边投鱼食一边说笑着。
      当中一人似是有心事,心不在蔫的将手中的鱼食往池中投去,惹得那群锦鲤你挤我拥。
      亭中坐着的两名公子哥模样的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其中一着紫衫的男子起身上前,行至他身旁,试探着问道:“太子,你真准备去自荐了?”
      问话之人正是当朝五皇子楚华遥。
      太子将手中最后一点鱼食尽数倒入池中,并未言语。

第10章 自荐[2/2页]